找到相关内容394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森林与人类》:荷,古老的祥瑞花朵

    红芍药莲 玫红重台   荷花起源古老,意象神圣,品性高洁;娇美而不失纯朴,贵为花中君子而肯为大众贡献一切,又是和谐圆满、吉祥如意、正直坚贞、兴旺发达的象征。荷花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崇高地位。   荷花古称“荷”,在《中国植物志》中首选的中文名称是“莲”;按其用途的不同,可分为“花莲”、“藕莲”和“子莲”三大类。花莲的品种繁多,花色、花型多样,主要供观赏,是我国传统十大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6/07563710112.html
  • 未开伏藏门 法王如意宝悲恸万分

    作害。大者身边品性较恶劣的眷属、侍从,因太亲近、了解的缘故,往往见不到大者的功德,总是妄自尊大,为足私欲,挖空心思地损害大者。实证圆满的高僧大德,具足圣者七财,堪称佛教界的“首富”,座下弟子数以万计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王如意宝|晋美彭措|违缘|防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09570319215.html
  • 心中的做人之道

    :面对贤能的人,我们不可以用权势、金钱、名位来取悦他,而是要以良好的品性、德行与之交往,就如荀子所云:“君子易知,而难狎。”因为贤能的人虽然易于亲近,但是如果你的态度轻浮、邪佞,则难以令贤者看重你,...

    查德元

    |人生|做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22345519952.html
  • 佛像下的蓮花座

    荷蓮。至於其他如藍、紅等色之蓮,皆是「睡蓮」。荷蓮和睡蓮雖屬同一本、科,品性卻很不相同。睡蓮無花梗,花色豔膩,葉呈馬蹄形,紅綠,花、葉均浮於水面,秋季午後開放,傍晚閉合。睡蓮無果、無實、無用,也有文人...

    徐學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343413.html
  • 弥勒累劫授记因缘

    。王有一千儿子,个个勇猛端正,具足二十八相,品性仁和,同时千子具发大道之心。”“那时无量勋宝锦净王佛,来到清净大城,受勇邵王供养,勇邵王的儿子也同样至心恭敬供养佛陀,常来听受经典,认真修行得五神通。”...

    常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4048701.html
  • 佛像下的莲花座

    红莲和白莲,即荷莲。至於其他如蓝、红等色之莲,皆是「睡莲」。荷莲和睡莲虽属同一本、科,品性却很不相同。睡莲无花梗,花色艳腻,叶呈马蹄形,红绿,花、叶均浮於水面,秋季午後开放,傍晚闭合。睡莲无果、无实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451406.html
  • 智慧与心性的境界

    象征凡有所作,皆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为之。 第三佛土是具德净土,藏文名称意思是,意即赋有光荣。此土之佛赋有光荣,乃因他具有成觉的一切品性和能力。第三佛土之本尊是宝生如来。宝的意思是宝贵,生的意思是宝贵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2153458.html
  • 武夷岩茶与佛教不解之缘

    红尘,不近女色,不慕功名。讲究“四大皆空”的佛家,似乎对清淡微苦的茶味,有着一种缘于自身学说的悟照,茶的清淡与淡泊尘世的佛家学说也有着联系。茶栖云雾,委身岩崖的形态,以及品性清洁的习性,也与佛家学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5255607.html
  • 拂尘除垢话扫地

    ,不留余地。曾经有位品性善良的学生,一时不慎犯了大错,向师长忏悔,流著泪说:“我下次不敢再犯了。”但这位长辈却是二话不说地赏他一耳光,原因是,他要这个孩子不能再犯第二次,当下就要改过。想想自己,是不是...

    果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42556366.html
  • 此时此地是唯一的真实

    因为你的这个头脑,最终是要丢弃的,它是一个你的携带物,它不是真正的你。真正的你,你的本质,你丢不掉的那个东西是——空,具有觉知品性的空,就是它使你生活在“现在”和“此  地”,就是它使你永远也脱离不了“...

    樊思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1558325.html